石門洞
https://reurl.cc/6EpoWb
在學生時代就知道石門洞了
印象中當時同學有約 但沒有跟著去
後來都是坐在車內 看著石門洞滑過我眼簾
終於這次有機會來了
真是太開心了
開車來可以停在石門洞停車場 (資訊欄附上網頁搭乘的交通工具)
停車場旁邊是石門洞海洋異想世界(有公共廁所)
就是看到尼莫的地方
沿著木棧道 走向海岸
一看到 白色的石門拱橋 (著名地標)
不自覺想到那邊拍照 (哈)
(科普一下)
石門洞 為海蝕洞景觀,
一般稱之為 海拱,洞高約十公尺
濱臨海平面的岩塊,經年累月受海水侵蝕,
漸成為海蝕洞,而洞被挖穿形成了海蝕拱門
石門洞因地殼上昇,基面高出於海平面,
不再受到海水侵蝕,而保留到現在。
沿著海岸線 鋪設的步道與觀景平台,
擁有欣賞海景的遼闊視野,
漫步在其中 觀浪聽濤、賞景攝影,
別有洞天的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北海岸擁有全臺最豐富的海岸地形,
造就豐富的潮間帶生態之美,
石門洞亦是重要的生態探索遊憩路線,
建議可以配合每日潮汐消長,
於潮池邊進行生態觀察活動,
來到石門洞不僅可以放鬆心情
欣賞海天一色的風情,
還可以看到珍貴多樣的生態,
看見石門海濱的豐富面貌。
石門洞頂上面是觀景台有護欄
兩側都有階梯 可以走上去
那我們就走上去吧
輕輕鬆鬆走到了觀景台
居高臨下 整個視野更加遼闊
天氣好 吹著微微的海風 看著美景 很陶醉
不過 還是要記得防曬
我們回去後 脖子曬到脫皮了 (哈)
石門漁港
石門漁港就在石門洞旁邊,
海岸風景優美,
來到這小小漁港,
中午時間 沒有看到漁船歸來
走道最末端 更是近距離看海
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受
佛光山北海道場
在往石門洞途中 看到路邊掛著布條
布條上有寺廟的照片
引起我們的注意
上面寫著佛光山北海道場
於是就打算去石門洞後
就來佛光山北海道場參訪
抵達門口後 一看到中國古城門
覺得整體建築很特別
跟一般宮殿式的廟宇不同
不久 有位師父前來接洽
問我們有來過嗎?
我們回答 第一次來
接著說 想要禮佛嗎
我們欣然回答 要
然後帶我們到二樓大殿 禮拜 釋迦牟尼佛
並介紹 大殿兩旁的華嚴世界
真的 大開眼界 好莊嚴 神聖的大殿
接著 又帶我們親近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師父說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很有感應
但我們沒多問 能夠參訪北海道場
就感到法喜充滿
師父說 這邊是培養佛教僧才的佛學院
不過 每個月都有安排 禪修 法會
師父 還送我們 結緣品
覺得師父很仁慈
可惜得是 不好意思 錄影大殿
所以 我們就意猶未盡
拍道場外的庭院
在進入道場 就看到 彌勒菩薩
笑呵呵 讓人歡喜
也看到 星雲法師的題字
願星雲法師 長久住世 為我們說法
庭院中充滿了 禪意
走了這趟 心中也平靜下來
富基漁港
會來富基漁港 有兩個原因
不是來買海鮮 也不是吃海鮮的 (剛吃劉家肉粽 哈)
是衝著那漁港的屋頂來的
看起來好像 墨西哥帽子的造型
算是我此生 第一次看到這麼有趣的漁港
富基漁港 漁獲豐富,
其中以蟹類水產聞名;
尤其到了萬里蟹的季節,
總是會吸引大批饕客
不遠千里到此 採買最新鮮的海鮮。
來到富基漁港 不僅僅能買到最新鮮的海產,
也有提供代客料理,酌收代煮費用,
就可以在這裡享用 美味又新鮮 的海鮮大餐囉
原來屋頂造型
是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建築師Vincente Guallart設計
果真是墨西哥帽仔造型 總共有50頂
五顏六色的墨西哥帽,
上頭所繪的點點、線條,
呼應了 螃蟹、三點蟹 等
A棟生鮮海產銷售區採綠色系
B棟代客熟食料理區主色調是橘黃色系。
富貴角燈塔位於台灣的最北端,
原名為富基角燈塔
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
由於二次世界大戰毀損,
西元1962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
富基角燈塔外表為黑白相間的可愛塔身,
同時也是台灣四極點之一(因為從google map有寫台灣極北點 所以一定要來的)
是台灣本島最北的燈塔。
富貴角燈塔是
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
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
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
以及航路設備。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
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
因此在塔內附設「霧笛」,
這是首次在台灣出現的航路標誌。
除此之外,
富貴角燈塔為拍攝「懸日美景」的著名地標,
當太陽緩緩落下,
火紅懸日正好落在燈塔中間,
橘黃色光線照亮天際,
形成難得一見,
期間限定的「燈塔懸日」奇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