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 2025

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 × 台南扇形鹽田 × 生命之樹 | 嘉義台南的網美打卡熱點


📍高跟鞋教堂 嘉義縣布袋鎮新西路5號 高跟鞋教堂2016年6月獲得金氏世界紀錄, 現為全世界最大的高跟鞋造型建築物。 在臺灣新娘嫁入夫家前, 必須足蹬高跟鞋踩破瓦片, 把過去不好的一切,像瓦片被踩破後丟棄。 高跟鞋幸福意象工程建於這早期鹽業盛行的土地上, 在耀眼的陽光下猶如鹽晶般閃耀, 每一粒結晶鹽都象徵著先民努力的果實。 而幸福意象高跟鞋下的碎瓦片也都已一掃而空, 象徵雲嘉南走即將開始新的歲月, 這裡正是幸福的起點! 高跟鞋教堂外觀為藍色透明玻璃高跟鞋造型, 主體結構總高約17公尺,長達11公尺, 以1269根鋼架和320片玻璃拼組而成, 每片玻璃的大小與拼裝角度各異 雖名為教堂,但不是基督教宗教場所, 未有牧師或神父等神職人員駐在, 與水晶教堂同為無宗教性的西式結婚禮堂 及婚紗拍攝地點。 青鯤鯓扇形鹽田 青鯤鯓扇形鹽田位在將軍區,屬於七股鹽場第一工區, 在1977年由台鹽填平青鯤鯓沙洲與內海開闢而成的新鹽灘, 2002年七股鹽場結束曬鹽後便逐漸荒廢, 為台灣鹽業史上最年輕的鹽田。 青鯤鯓扇形鹽田的開闢 打破了傳統方格狀的鹽田構造, 以鹽工宿舍為軸心向外延伸至大海, 以給水溝 排水溝 給鹵溝 道路為扇骨, 在扇骨之間分割出一塊塊鹽田, 收鹽的結晶池位置最接近宿舍, 便於鹽工就近作業 從上空俯瞰, 可見鹽田形成巨大的扇形, 搭配落日時分的魔幻美景, 成為台灣獨具特色的鹽田。 如今因空拍興起 扇形鹽田之美再現世人眼前, 搭配白色巨大的裝置藝術-生命之樹、扇鹽地景園區, 為廢棄鹽田帶來新的生命力。 扇形鹽田 扇形鹽田 其向外輻射的造型與線條 像張開雙手擁抱海洋 並將美好事物與世界分享 筆直通向大海的中軸線 除了提醒我們海洋不是隔絕 而是通向世界的方向 也像一條劈開海水的道路 有種面對困難卻依然堅定前行的象徵 正呼應著鹽分地帶人們的生命精神 在最難生存與生活的鹽地上 用堅定的意志力 綻放出無比強韌的生命樣貌 扇形鹽田的地景美感 鹽分地帶的生命精神 以及帶來生活資源與挑戰 令人敬畏與感謝的海洋 是一直存在於土地上 但我們卻不一定意識到的美好 因此藝術家 楊士毅老師 以親水平台為基礎 並以扇形鹽田的扇形紋理 結合象徵生命力的大樹矗立在鹽田之中 創做出一件呈現扇鹽之美及鹽地精神的作品 讓大家走進曾經的鹽田 看見現在的濕地生態 感受清鯤鯓漁村純樸的人文風情 親近一直無條件給我們資源的海洋 鹽因日曬而結晶 人因沉澱而清晰 作品主體與東西向全日照的中軸線 結合成一條可以朝光前形 向海致敬的朝聖之路 讓大家再步行之中沉澱自己 清晰方向 堅定前行 同時看見海洋不適隔絕 是我們通往世界的道路 雙面扇形也構成一道祝福之門 祝福每個人通過這裡的人 不論你心中方向在何處 都能早到自己渴望的地方 這矗立在鹽田中的生命之樹, 獻給所有在艱困環境中依然堅定不拔的人, 也希望每個來這裡的人, 當你走在這條如同劈開海水的道路上時, 能記得: 只要你方向堅定,海水也會為你讓路。 照片來源: 台南觀旅局 資料來源 交通部觀光署官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